- · 《现代矿业》刊物宗旨[08/03]
- · 《现代矿业》征稿要求[08/03]
- · 《现代矿业》投稿方式[08/03]
- · 《现代矿业》数据库收录[08/03]
- · 《现代矿业》栏目设置[08/03]
城市公共安全感调查报告:七成受访者进陌生公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调查还进一步追问了“如果发现道路上的窨井盖不见了,您会怎样做”和“如果在公共场所遇到突发事件(如电梯故障、火灾、拥挤踩踏),您第一时间会怎么做”这两个问题来测评居民
调查还进一步追问了“如果发现道路上的窨井盖不见了,您会怎样做”和“如果在公共场所遇到突发事件(如电梯故障、火灾、拥挤踩踏),您第一时间会怎么做”这两个问题来测评居民的公共场所安全行为倾向,结果发现,当居民发现道路上的窨井盖不见了时,将近一半的居民(45.1%)选择了避开绕行,而选择提醒的人群中绝大部分人只是用了口头提醒或放个东西提醒这两种影响范围较小、实效性较低的方式,只有11.8%的人选择了提醒大家并向市政部门反映等具有公共行为特征的提醒和解决风险的方式。
专家认为,由此可见,不少居民在面临日常生活中非紧急的突发事件时采取的行为倾向随意且缺乏公共性。当面临公共场所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时,调查结果显示,选择自己找逃生出口的比例最多(35.4%),但结合上述调查中近3/4的居民平时并不太留意公共场所的逃生标识来看,选择自己找逃生出口的居民绝大多数是不知道出口在哪里的,事到临头才去找逃生出口,显然会延误非常多的逃生时间,甚至会错过黄金逃生时间。选择随人群走和向他人求助这两项比较被动的逃生行为也是结果中占比非常高的。课题组发现,还有5.6%的受访者选择“在危难来临时先拍照”,近一半受访者选择随人群走或打电话求助这两种比较消极被动的应急行为。
专家指出,公共场所的逃生通道或避险标识,是一旦发生公共危险事件时紧急避难的最有效通道,如果连逃生通道或避险标识都不清楚,当危机来临,如何自救?调研发现,询问诸如电梯应急按钮、地铁应急安全门、紧急抢救工具等问题时,否定答案的占比也很高。课题组认为,这值得公众敲响警钟:很多人觉得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或身边人的头上,就不危险,而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从已发生的突发事件中吸取经验或学习知识,以提高自身的防范能力。
中国青年网北京9月26日电(记者 杨月)近日,中国应急管理学会、中国矿业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公共安全感蓝皮书:中国城市公共安全感调查报告(2020)》。
此外,课题组建议,应注重危机应对的实践经验,从如何使用公共场所设施入手,提供具体指导,凡是涉及公共安全基础设施的使用时,相关部门都应专门指派设施安全使用指导员,并利用人们方便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使每位居民都能够熟知公共基础设施安全使用方法,以提高自身应急能力,保证在危急时刻能够镇定自若,保护自己,保护他人。同时,加大应急管理知识的传播力度,不仅要将其纳入教学,还要在工作、生活等各个领域进行宣传、教学和实际操练。各相关政府部门还要定期组织城市居民参与公共场所设施使用安全演练,以及突发性事件发生时的疏散演习,切实提高居民的危机意识和应急能力。
如何应对?报告指出,政府应积极为社会利益相关者拓宽参与治理过程的途径,为其营造健康良好的参与式社会空间。公众、企业和社会组织也都应该踊跃承担起自身所负有的重任,从“被告知”“被限制”走向“合作参与”“决策参与”。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公众教育,不断完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制度,让每一位居民能理解政府工作,从而促进公众树立社会责任感、提高公共事务参与度、提升危机应对能力。
为了客观真实地反映我国城市居民公共安全感的现状及问题,课题组在借鉴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了一套涵盖城市自然安全、治安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场所设施安全、社会保障安全、信息安全9个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城市公共安全感量表”,于2019年7至8月组织19个调查小组进行大规模的全国城市调查活动,收集全国36座城市居民公共安全感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形成全面翔实的城市公共安全感报告,为我国城市安全发展的科学决策和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蓝皮书调查显示,被问到“进入陌生的公共场所时,您是否会留意逃生通道或避险标识”时,受访者反馈的结果显示,从不关注和偶尔去观察的比例高达76.3%,高达被调查者总数的3/4,且连续三年比重持续上升。
安全发展是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人口、功能和规模扩大与城市安全发展的要求不适应不平衡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城市复杂性风险日益加剧,人们对城市安全的需求成为当前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议题。城市公共安全感反映了城市居民对城市安全的总体感知状况,是衡量城市公共安全水平、评价政府对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成效的一项重要指标。
文章来源:《现代矿业》 网址: http://www.xdkyzz.cn/zonghexinwen/2022/0909/1863.html